天天向上

焦虑、专注和心理丰富

最近一周,我的幸福感非常强,感到充实和满足。

焦虑

之前有写过我的低谷经历,我当时对未来十分迷茫,对眼前的困境不知道怎么才能渡过,长时间的焦虑和拖延,让自己无法感受到任何快乐。直到3周前,问题有了转机,我心上的大石头放下来一些,然而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开始,后面需要更长时间的专注和努力,总之比没有希望要好得多,至少有了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

专注

在大的危机有了一些进展,我开始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还是以学习为主,制定DDL,定期汇报进展。在此期间,我发现自己的专注又恢复了。

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的专注力受到很大的影响,不能完全静下心来,也是因为这一点,我面对学业危机时对自己是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是怀疑的,无法专注意味着无法高质量阅读,而论文写作的基础就是阅读,因此我的自我效能感十分低,对未来的判断十分悲观,不过我的社会支持网络兜住了我,尤其是亲密关系。

专注力恢复后,我可以更长时间地阅读和思考,进而对问题有自己的想法,这种智识上的劳动给我一个很好的正反馈。我读的越多,思考越多,对自己的未来就更加确信。

心理丰富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

大学期间有看过哈佛大学的公开课,这也是我开始对心理学着迷的启蒙课。积极心理学家研究一个重要的问题,关于幸福观。

传统的幸福感包括两种,一个是享乐主义幸福感观,他们追求一种快乐、安定、享受的生活;另一种是有意义的幸福感,他们追求生活生命的意义,把自己献身给一个更加宏大的目标,比如家人、组织或者国家,他们可以为了这个大的目的,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近年来,另一种幸福观被提出,用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愿意忍受舟车劳顿去旅行、长期阅读艰涩难懂的大部头、看让人伤心不已的悲剧…

新的幸福观认为,他们在追求「心理丰富」。

与享乐主义不同,追求心理丰富的人不会屏蔽掉那些容易引起人负面情绪和情感的事情;与追求生活意义不同,他们也不会有明确的献身目标,他们是想充分地感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开心、快乐、难过、悲伤,也想要看更多的地方,经历不同的事情,追求更加丰富的生命体验。

如果用这个幸福观来解释我的体验再合适不过了,我每天早出晚归,看枯燥的论文,这和享乐主义不搭边;我没有急于通过短期努力到达那个终点站,我也知道这不会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而是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有很细微的体会,有迷茫、有欣喜、也有不安的情绪。用我在练习的正念来看待这些情绪,我会允许它们出现,但是并不会随着它们去更远的地方。

上期文章分享了我读文献、练习双拼和学习正念的经历,现在看来,这也是「心理丰富」可以解释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经历不同的事情,提高自己的复杂度,从而获得「幸福」,既然痛苦无法避免,那就不如好好感受。

启发思考

有趣有用的小玩意儿